3月初,在长沙市怡海中学的学雷锋爱心义卖活动上,记者第一次见到了汤俊杰,他正在和同事冒着绵绵细雨,一起搬运义卖的农产品,干净利落的动作,乐观自信的谈吐,令人印象深刻,丝毫看不出是一位肢体残疾的人。
汤俊杰,湖南省长沙天心区暮云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天心区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自2015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扶残助残公益事业,走遍了天心区1000多户社区残疾人家庭,开展了各类助残服务和公益活动,曾作为基层残疾人党员代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领域党员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分享了他自立自强的动人故事;先后获评长沙市善行四十佳扶残助残自强模范、长沙“最美残障家庭”、“湖南好人”和“中国好人”。
春意渐浓,爱心暖人心。这个春天,让我们走近汤俊杰,一起聆听他的故事……
百般磨练,破茧重生
“我并不是一直都如此乐观、积极向上,曾经的我也十分自卑,非常厌世。”汤俊杰的故事,还要从他的家庭状况和个人经历说起。
1985年,汤俊杰出生在长沙市天心区暮云新村,从小便患有脊椎栓系综合征,双脚病变成马蹄内翻足。2006年,汤俊杰在工作时,不小心被车撞倒,住进长沙市中心医院。万幸的是,当时车祸只受了点小伤,但医生在检查时看到他的脚后,却告诉他:因双脚长期磨损、流血、溃烂,必须要进行截肢手术,不然会造成更严重的病变。
“当时年纪还小,突然告诉我要截肢,我内心还挺反感的。”需要截肢的事情,让汤俊杰一时难以接受,检查完便回了家。但他的事情却让医院里的护士长袁槐枟上了心。“袁护士长来了我家好几趟,还带着一位同样截肢的朋友过来开导我。”袁槐枟的多次劝说和帮助,还有她朋友带上假肢正常走路的样子,打动了汤俊杰。22岁那一年,他接受了袁槐枟的建议,在天心区残联和社会各界的扶助下,做了截肢手术,装上了假肢。
适应了假肢,汤俊杰的生活似乎也迎来了幸福和曙光。2009年,汤俊杰邂逅了爱情,他与来自古丈县患有智力障碍的王霞结婚;2011年,两人于生下了儿子,成为了一家人新的希望。
然而,令汤俊杰崩溃的是,儿子在2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孤独症只能干预稳定,不能彻底治好。”谈起儿子的状况,脸上总是挂着笑意的汤俊杰忍不住红了眼眶,声音哽咽。
除了汤俊杰和他的儿子,他的其他家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奶奶听力障碍,父亲肢体残疾,母亲面部严重烧伤伴有视力障碍,妻子智力残疾。
汤俊杰深知,这个家只能靠自己才能支撑起来。在为孩子治病东奔西跑的过程中,天心区残联领导关注到了他的情况,在给他帮助的同时,还推荐他去考残疾人专职委员岗位。2015年,汤俊杰成功考取天心区暮云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这也成为汤俊杰走上“以残助残”的公益之路的起点。
助人之旅,相互治愈
“以前,我总是怨天尤人,抱怨生活的不公,但亲身感受过越来越多残疾人的故事后,我发现,原来我的人生还算幸运。”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身份,让汤俊杰体会到了更多人残酷的命运。
成为残疾人专职委员后,汤俊杰便开始实地走访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第一次走进残疾人家里的画面,汤俊杰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是7月份的夏天,天气十分炎热,我们首先去的是暮云街道一位智力残疾人侯大哥的家中。”汤俊杰介绍,到侯大哥家里时,只有他80余岁的老母亲躺在家中,侯大哥自己不知所踪。
“当时一看,我们就猜测侯大哥应该是自己跑出去了,于是,我们围着他家附近开始找。”顶着烈日,汤俊杰他们找得满头大汗,终于在村里一个垃圾桶旁找到了侯大哥。“天气那么热,垃圾桶旁恶臭熏天,侯大哥不仅在那翻着矿泉水瓶,收集起来打算去卖,还将垃圾桶内扔弃的食物往口里面塞,一边塞一边笑。”看到这一幅画面,汤俊杰内心一阵苦涩,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见过更多残疾人困难的生活,汤俊杰内心燃起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家是在党和政府、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在亲友邻居的关心中,才能度过层层困难,如今我从一个被需要者的身份转换,可以去帮助其他人了。”
从此,汤俊杰便开始主动学习,在了解街道内的残疾人情况、掌握各种不同的需求的同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等,帮助残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残疾人,我更能理解残疾群体的心声,更能感同身受他们的经历,也更能给他们贴心的安慰。”汤俊杰说,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也收获了尊重和快乐。“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残疾人不仅是需要帮助的人,也可以是帮助别人的人。”走出阴霾的汤俊杰,心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
“村民们都很淳朴心善,他们了解到公益的力量,都想献上一份力。于是便建议我组织一下,搞个志愿者团队,有公益活动时叫上他们。”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
2020年,在多方支持下,汤俊杰成立了长沙市天心区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秉持着“创新农村志愿服务,扶贫扶弱扶智,共建美丽新农村”的服务使命,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吸引了200余名村民志愿者参与加入,播撒温暖阳光,共建美丽乡村。
走进汤俊杰的家中,同时也是长沙市天心区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的基地,暖暖的黄色基调的小院子内,摆放着一张茶桌、一张餐桌,氛围温馨惬意;屋内的墙壁上,随处可见汤俊杰及团队开展志愿服务的故事,总是吸引过来参加活动的人们驻足览阅。
而成立长沙市天心区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的由来,还要追溯到2020年疫情开始的时候。“当时也是春天,农村里的菜涨势很好,一家人根本吃不完,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向捐赠给有需要的人。”汤俊杰的爱心之举,周围的村民不仅看在眼里,也纷纷跟着行动起来,托汤俊杰一起捐赠。就这样,汤俊杰的身边聚集了一批乐于助人的村民。
汇集合力,凝聚大爱。在暮云新村,有57户残疾人家庭,他们大多无法外出务工,平时靠着在家养鸡种菜、卖土产品为生。为此,长沙市天心区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开展了“爱心天心”志愿帮扶项目和“云农场”助残居家就业项目,制定并实施了“裕农学堂”“劳动者港湾”等帮扶计划,鼓励困难群众和残疾人做好养殖种植等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同时,长沙市天心区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还与长沙理工大学联手打造“小小菜农”项目,帮助村里残疾人、困难户售卖家中的农产品。在长沙市怡海中学的学雷锋爱心义卖活动上,汤俊杰团队就帮助残疾人卖出了近7万元的农产品。
今年3月3日,天心区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荣获长沙市“最佳雷锋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在以残助残的过程中,汤俊杰不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公益的意义,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活出了精彩的人生。(文/大公湖南 周汝洁 侯润滋 孙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大公湖南”或“大公网湖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公湖南”,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云标签 点击对应标签查看更多相关资讯!